清朝的贝勒是什么意思?贝勒和贝子分别指什么

清朝的贝勒是什么意思?贝勒和贝子分别指什么

“贝勒”在满语中写作“beile”,在《金史》中被称作“孛堇”或“勃极烈”,是部落酋长之意,其复数被称为“贝子”。

起初,贝勒是一个拥有实权的官职,地位仅次于“皇帝”。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曾被称为“淑勒贝勒”,意为“聪睿的贝勒”。此外,努尔哈赤也用贝勒称其子侄。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以后,他的次子代善、侄子阿敏、五子莽古尔泰、八子皇太极被封为大贝勒、二贝勒、三贝勒、四贝勒,四大贝勒每月一位轮流执政,处理一切国家大事,取代五大臣议政制度。四大贝勒职位可谓一人(努尔哈赤)之下,万人之上。但是到了崇德元年(1636),定宗室世爵为九等,第三等为多罗贝勒(多罗,满语,即为国家之意),简称贝勒。乾隆十三年(1748),又定宗室封爵为十四等,第五等为多罗贝勒,亦以封蒙古贵族。在清朝前期,贝勒领兵出征,享有政治、经济特权。随着满族统治者不断地学习汉族官制,“贝勒”这一实权称谓逐渐演变成一个无实权的虚位 爵位名称。

贝子——中国清代贵族爵位名。满语,初为贝勒的复数。在早期满族社会中 ,贝子意为天生贵族 。努尔哈赤确立八旗制度,以子侄为各旗旗主,称和硕贝勒。贝勒下设贝子,全称为固山贝子,属高级贵族。自皇太极后逐渐实行12级封爵制。贝子在亲王、郡王、贝勒之下。受封贝子者皆为宗室、觉罗及其他八旗贵族 。获取途径有世袭 、恩封、功封和考封数途。归附于清朝的蒙古贵族亦实行这种封爵制,在王、贝勒下设贝子爵。

贝子。又称作固山贝子,是清朝皇族爵位的一种,在清代早期,贝子一词用来泛指皇族的诸王、诸大臣。但到1636年(崇德1年),制定新的皇族爵位制度,将第四等的皇族爵位称作固山贝子,简称为贝子。

相关推荐

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
365平台app下载手机版

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

📅 08-08 👁️ 502
明教权力设置与格局分析
365平台app下载手机版

明教权力设置与格局分析

📅 09-15 👁️ 7368
一、电动车充电刷卡破解
365bet开户网址

一、电动车充电刷卡破解

📅 09-06 👁️ 702
王者荣耀中的提莫角色介绍(王者荣耀提莫在游戏中的身份与特点)
为您介绍国华人寿理财怎么样
365平台app下载手机版

为您介绍国华人寿理财怎么样

📅 09-13 👁️ 4467
空壳  •  Konker
365bet在线体育投注网

空壳 • Konker

📅 07-09 👁️ 8939
虾成语,与虾谐音的吉祥语
365bet在线体育投注网

虾成语,与虾谐音的吉祥语

📅 07-22 👁️ 1118
南楚是哪个朝代-南楚皇帝列表
365bet开户网址

南楚是哪个朝代-南楚皇帝列表

📅 08-27 👁️ 2966
这是一波超有牌面的黑童子 你想打服战就必须准备这些宝宝
365平台app下载手机版

这是一波超有牌面的黑童子 你想打服战就必须准备这些宝宝

📅 08-06 👁️ 84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