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历与月相的对应关系
根据农历立法规定,朔所在这一天为每月初一日,但同是初一日,朔可能发生在凌晨,也可能发生在晚上,而且每个朔望月本身也有长有短。众所周知,阴历是以月亮绕地球运转为规律而制定的,所以它与月相对应的很准确,但农历是综合阴历、阳历的优点混合而成的,这就难免会与月相有误差。
当人们把农历初一定为朔时,望则要是视月球运转情况而定,通常它会出现在农历十五、十六两天。
月球公转速度的不恒定性
其实导致满月迟来的根本原因,是由于月球围绕地球公转速度不恒定引起的。由于受多种因素干扰,月球绕地球公转速度有时快,有时慢,从朔到朔或从望到望,所经历的平均周期是29.53天,但最长与最短周期相差13个小时。如果望以前月亮的速度慢,则从朔到望可能要经过16至17天,所以会出现十五的月亮十六圆,甚至是十七圆这种天文现象。
这样月亮最圆满时刻的望,最早可发生在十五日的凌晨,最迟可出现在十七日的早上。根据统计数据,从1951年到2050年,这一百年中,有39次中秋节的月亮是十五圆,48次中秋节的月亮是十六圆,还有13次是十七圆。
月亮的盈亏变化不仅是天文学上的一个现象,它也承载着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无论是十五的月亮还是十六的月亮,它都象征着团圆和美满,提醒我们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时光。
让我们在每一个中秋节,都不忘抬头欣赏那轮明亮的月亮,感受它带给我们的宁静与和谐。
-END-
(图文来源于中国数字科技馆)
排版:仲思齐
审核:李盈雪
终审:张玉虎
水利与环境学院新闻中心运营部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